查看原文
其他

说说古镇仙女镇的历史(续)

张广祥整合 丁中广祥 2019-04-15

【往期回读】

说说古镇仙女的历史

说说古镇宜陵的历史

说说古镇大桥的历史

说说古镇樊川的历史

说说古镇小纪的历史

说说古镇邵伯的历史

说说古镇仙女镇的历史(下)

江苏省丁沟中学  张广祥

除了寺庙,街道、故居等古迹也承载着厚重的历史。

仙女镇龙川街是一条古老的街道,西起菜市口。东至三元桥,全长约三华里,路面以条石铺就,由东、中、西三段街道相衔组成,长达三华里。尤以西大街,是仙女庙最古老的街道,成不规划锯齿状,可见历史争雄之状。中大街与东大街,沿街门铺规范一家挨着一家。由于其形状像一条弯曲的长龙,又紧靠古老的运盐河,因此而得名。自古以来,街名虽几经更改,但江都人一直习惯地称其为龙川街。

明清之际,龙川街是省内木业和米业重要的集散之地,有大小商铺412家,形成米、木、钱庄、皮毛 、盆桶、嫁妆等五大行业。街边店铺如林,购销两旺,热闹非凡。1936年三元桥建成后,行人无需渡河,到龙川街非常方便。

龙川街上各种店铺经营的土特产名声远扬。同春茶食店的“蛤蟆酥”香甜脆酥,脍炙人口;三星阁茶食,制作精细,外形优美,令食者难忘;同兴源的盐京江齐,咸淡适中,外硬内松,为人称道;在西南街扩建的大同茶食点,改名为大兴馆,其盐京江齐对仙女庙在外的影响极大;天顺兴牛肉店的香牛肉久负盛名;吴正泰香店、德大酱坊在苏北地区享有盛誉,民国初年其香粉在全国性的国货展览会上获三等奖,香珠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银奖。

龙川街有众多古迹。王氏故居、章台旅馆、国民党国会代议长凌仁山故居、观音庵等座落其中。但因历经沧桑变迁,亦有许多古迹不复存在,如双星巷内的两颗陨石、清中期徽州木商建造的徽州会馆、江石溪住宅等已经湮没。

王氏故居系清代光绪初年督办浙江海塘工程(领知府衔)的王钧甫(书法大家王景琦之父)宅邸。王氏故居规模不凡,其布局为:主轴线前后有五进三开间建筑,分别为对厅、大厅、前后暖房及藏书楼;西轴线前后有三开间的花厅两进、书房一进,另有花房三间、马房二间、小书房一间。

章台旅馆坐落于仙女镇运盐河南岸,建于清末。主人姓张,名章,字绍浦,原籍江苏丹徒,出身望族,世代书香,能诗善书。章台北临运盐河,前傍秀水汪(今利民桥西侧),与江都名士江石溪住所隔户毗邻。前后两进,前进为平房,后进为三层楼房,前后进之间以二层厢房相连结。门首包铁大门,上嵌汉白玉“章台”匾,汉白玉石鼓列左右。进正门,厅房下铺罗地砖,中悬巨幅山水,两边有联:“章江月夜舟初泊,台榭春风酒尚温。”联含“章台”顶格。

仙女镇昔日最著名的桥梁,非三元桥莫属。它历经沧桑,记录着仙女庙的荣辱与兴衰。

据资料记载,1935年旧江苏建设厅决定在仙女庙与邵伯之间兴建公路,这样,运盐河上必须建一座公路桥。为了不妨碍运盐河的水上运输,建成了一座平推起吊式大桥。作为通航孔的主桥面是活动的,可以由桥头的绞关车摇动而平行移开,随后,平托桥面的钢轨框被吊起,与桥面垂直,这样,再高的船也能通过。由于其式样新颖,又被称为洋桥。

这座桥北,正是颇有名气的三元庵,这也是三元桥名称的来源。

当时的三元桥木质结构,宽约3米,分为三截,两头低,中间高。中间桥面可分为两半,下有轨道,可向南北各半推开。轨道设在30厘米见方的木枋上,共有四根,也即是活动的桥梁。桥面推开后,再将四根方梁撤掉,一边两根。这样较大的船就可以通过了。合桥时,南北两边先伸出一根方梁,在两根相接时,以一根压在另一根上,在下面的一根不动,上面的继续前伸,让对过的人接住,然后将这根搁在桥桩上,以作轨道。再将其余三根在第一根上伸过去,分别放入轨道处。最后,两边桥工顺轨道推原来分开的桥面使桥面合龙,恢复陆路交通。

此桥的西边不到百米处有老三元桥。此桥在清朝乾隆年间已建;几经毁兴,乾隆五十九(公元1794)年复建,为昔日仙女镇沟通运盐河两岸的唯一桥梁。

1937年冬月,国民党东北军于学忠部57军缪征流部为阻止日寇过运盐河,烧毁了老三元桥,拆除新建的三元桥,撤去运盐河上船只,踞守河北,与鬼子隔河激战。农历冬月十五早上,鬼子从坝头口渡河侵占河北街,烧杀抢掠,杀死无辜百姓300多人,烧毁房屋3000余间,火光烛天,通宵达旦,尸横遍地,血流成河,制造了一场仙女庙史无前例的杀戮。河北街的几十载繁荣毁于一旦。日寇占领期间,鬼子曾驻扎三元桥堍,建碉堡,设卡检查行人。老三元桥被烧后,北岸还残存了一截,潘老曾经隔河亲眼见到有一位盲人因不知情,误走上桥,掉下河,撞在残存的桥桩上,惨死在运盐河里。

水乡泽国人杰地灵,鱼米之乡富贵江南。仙女镇水网密布,运盐河、芒稻河等在这里流淌,共同奏出一韵动人的水曲,流芳百世。

仙女庙的母亲河是运盐河。

运盐河起于扬州市湾头镇,经江都仙女、宜陵、郭村等镇,入泰州、姜堰、海安、如皋而达于南通,全长159公里,也称通扬运河。

此河始建于西汉文景年间(公元前179~前141),其前身是西汉吴王刘濞时开凿的一条西起扬州茱萸湾(即今湾头镇)、东通海陵仓(今泰州)及如皋蟠溪的一条运河。唐时已通航至如皋镇以东的掘港。随着海滩的东移,盐场也发生了变化,到了清代,运盐河已达于海门以东的吕四场。当时开挖这条运河主要是用于运盐的河道,后来称之为盐运河,名邗沟、运盐河、南运河。

西汉文景时,吴王刘濞在封域内“即山铸钱,煮海水为盐”。开凿盐运河后,淮南盐场的盐通过水运集中到扬州,然后转输各地,“以故无赋,国用饶足”(《汉书》),并在公元前154年以此作为发动“吴楚七国之乱”的经济资本。自刘濞之后,历代统治者为攫取盐税这一重大财源,又逐渐将其向东南延伸,最终直达南通。1909年这条运河正式改称为通扬运河,它是中国最早的盐运河,扬州历史上的富裕,运盐河功不可没。

流经江都全境的老通扬河,不仅是一条运盐通道,还是一条由扬州入海的通道,所沉积的历史文化资源非常丰富,载在中外史册。特别是在中古时期的上半期,许多朝鲜与日本来扬州海舶,往往飘到掘港,而后换船,沿运盐河到扬州。唐代开成三年(公元838年)日本入唐求法的请益僧圆仁和尚写的《入唐求法巡礼行记》里,有从海陵(泰州)沿着运盐河航行至宜陵,经仙宫观(仙女庙),至禅智桥(湾头)的详细记载。

2013年,一座建于清末民初的古码头在运盐河畔现身。这座码头位于龙川街双星巷附近,顺着一条蜿蜒逼仄的小巷走到头,只见眼前豁然开朗,一条横向小街出现在眼前,径直跨过小街,顺坡而下,便来到了这座被掩映在绿阴中的老码头。

粗略估算码头宽约三米多,纵深七八米,材质为青石,坡面略窄而显陡峭,两边是两堵高高的青砖垒墙,头顶是浓阴蔽日的参天大树,将这座小巧幽静的码头护佑在其中。站在码头上向运盐河俯视,只见河内银光粼粼,水面微澜,配合树上枝叶间的蝉鸣,营造出一派闲适幽静的视觉效果,犹如一幅安谧的水彩画。

芒稻河的来历,一说嘉靖年间疏浚张纲沟形成,从湾头入运盐河,是淮洪的通道;一说开凿于康熙年间,是引淮水入江的水利工程。但扬州水利专家徐炳顺认为此说法值得商榷。

芒稻河旧以芒稻山(今已无此名)得名,后人以河道弯曲似蟒,又名蟒导河。据明《敬止集》记载,明万历三年(1575),高家堰(今洪泽湖大堤)决口,淮水南徙入高宝诸湖,开挖扬州城东沙河坝及芒稻河坝……自此芒稻河之名始著。

随着江都枢纽工程的建设,为实现南水北调,抬高水位,1963年春,组织民工开挖了江家桥南至江都水利枢纽工程一段河道。从此,芒稻河从江都水利枢纽工程起北到邵伯镇一段,改称高水河;江都水利枢纽工程以南至八江口入夹江一段,仍称芒稻河。虽然历经沧桑,河道数变,但芒稻河名称未改,仍是江都的一大水道。

在芒稻河西岸七闸桥旧址附近,水月庵东侧,曾屹立着一块石碑。碑身一人多高,四五尺宽,四五寸厚,置于一块几寸高的方石上。这是一块“上谕碑”,碑的上端有精美云龙纹饰,碑身镌刻着清乾隆二十三年(1758)五月高宗颁发的谕旨:“……芒稻闸应永远不许再下闸板,俾得畅泄归江……”此碑在1955年后曾不知去向,2010年在七闸桥东发现,碑上字迹已辨认不清,然碑周纹饰依稀可见。

仙女镇物华天宝,人杰地灵,历史上此地诞生了一大批杰出人才,如经史宿儒汪中、护法议员凌仁山、“时代精驱”江石溪、民国书家王景琦、微雕奇才吴南愚、红岩壮歌许晓轩等。

扬州学派是乾隆、嘉庆时期思想学术领域以考据为治学主要内容的学派,汪中是这个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。汪中(1745~1794),字容甫,生于仙女庙,祖籍安徽歙县。清朝时期著名的哲学家、文学家、史学家,与阮元、焦循同为“扬州学派” 的杰出代表。

对两汉学制以及文字、训诂、名物等方面都有研究,且精于金石之学,经学著作有《经义知新录》、《大戴礼记正误》、《春秋释义》等,乡土著作有《广陵通典》、《广陵对》,骈文《哀盐船文》等。

在学术上,汪中向传统思想挑战,独树一帜。宋明以来,程朱理学盛行,汪中却对《四书》大胆批判,不仅把矛头指向朱熹,而且指向历代儒家。他在经史研究上的独创见解为学术界所瞩目,王念孙、刘台拱都认为他“讨论经史,榷然疏发,挈其纲领”,“识议超卓,唐以下所未有”。其《哀盐船文》一问世,就被誉为“惊心动魄,一字千金”。

汪中墓位于扬州市邗江区城北乡佳家南园小区内。嘉庆十七年(1812),扬州太守伊秉缓为汪中题墓碑“大清儒林汪君之墓”。墓曾毁,1984年,扬州市政府拨专款重修其墓。20多年过去,墓园围墙经风吹雨淋,已呈斑驳之态,更显沧桑,游人至此,常油然而生追思先贤之情。城北乡已经对墓园周边环境进行整治,保持了墓园本来形象。该墓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。

凌仁山出生于清咸丰二年间(1852),名鸿泰,世居仙女庙镇西同春巷。幼年天资聪慧,15岁因在岁科两试中考得第一名,取得“廪生”资历,得到清政府的生员膳食津贴,因此名倾一时,有“才子”之称。但往后屡应乡试不中或濒得而失。40岁时才“例贡太学”;直至50多岁,虽入资为“通判”,但被分发到广东任职,凌推托未去。凌仁山喜吟咏,慷慨好义,后曾主持冶春后社(诗社)。1909年,清政府在各省成立咨议局,凌被邦人举为江苏省咨议局议员。辛亥革命爆发,凌仁山拥戴孙中山的政治主张,被推为市乡总董,后选为国会众议院议员。1917年追随孙中山护法于岭南, 1922年国会恢复后,凌因年高望重,一再被推为会议主席。1923年拒绝曹锟贿选后,更为世人景仰。晚年凌仁山回乡颐养天年,1932年11月初无病而终,享年八十。

为悼念凌仁山,扬城各界人士于1933年1月15日假扬州羊巷县立中学大礼堂,隆重举行追悼大会。由当年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王柏龄主祭。会场满悬挽联、诔词、花圈。堂中央高悬孙中山总理遗像,下为凌仁山遗影,遗影两边为先生自挽联句。有一副挽联高度概括了凌仁山的一生:“拒贿冀北,护法岭南,当时与日月争光,无愧议场推巨擘;隐逸林泉,土苞富贵,此后问风光谁受,忍看诗社失明星。”凌早年丧妻,无一子女。会上,由其胞弟凌竹君之长子凌树谷代表亲属致谢词。《新江苏报》刊发了凌仁山逝世的消息和追悼大会的新闻。1934年9月,还出版了由韩国钧签署的《凌仁山先生哀挽录》一书。他的生平事迹后来在《江都县志》及《惜余春轶事》、《芜城怀旧录》诸书中均有记载。

“清末一寒儒,苦读医书。悬壶仙女感穷途。除夕梅花冰雪意,透纸能呼。晚好丹青图,深谷溪庐。别开天地一洪湖。读诵一回思一恃,时代精驱。”这是江树峰先生怀念江石溪所作的《浪淘沙令》词二首,寄托了对其父的深切怀念之情,赞颂了这位江泽民祖父江石溪一生不凡的成就。

江石溪,原名江绍岳、江汉,清同治九年(1870年)出生于仙女庙镇一个手工业者家庭。祖籍徽州。自幼聪颖好学,多才多艺,擅打锣鼓番点,喜吹笙箫管笛,尤精昆腔小曲。在饱学之士姐夫朱右村的影响下,刻苦钻研诗词文赋,早年曾随他赴皖南应试秀才。据其孙江泽中说:“当时我祖父做了两篇文章,其中一篇是为别人代写。结果出榜时,代写的那人中了,自己却落了第。”经人介绍,到丁沟镇名医周云溪处学习中医,六年业成,悬壶于仙女庙、头桥等地。由于医术精湛,且常为贫苦病人送医施药,深受病家称道。 医德尤隆,为左邻右舍及饥寒穷苦者治病疗疾,予之以买药,从不收取分文,众口呼之为“江神仙”(江石溪谐音,江都话谐音)、“救命人”。

1915年后,他受聘为南通大达内河轮船公司协理,迁居扬州。1930年除任管理委员外,并兼任营业。由于工作辛劳,1933年6月病倒,9月22日夜间在扬州家中与世长辞,终年63岁。噩耗传出,亲友们无不悲痛惋惜,远近众多名流贤达前往吊唁,民国志士、前江苏省省长韩国钧书赠挽联:“向秀赋方成,惊听笛声到邗上;江郎才未尽,尚留诗卷在人间。”

1934年1月26日,江石溪灵柩出殡,归葬仙女镇南大王庄。上世纪50年代兴修水利工程时江石溪墓被平毁。1994年7月,在原址附近(今江都水利枢纽工程二站东侧)建起一座简朴典雅的墓址碑亭。亭中立着一块石碑,正面镌刻着著名书法家柳倩题写的“江石溪先生安息处”八个大字,背面是江石溪生平简介。如今这里成了一处旅游景点,许多前往参观的人都要驻足瞻仰,缅怀这位江都的爱国名士、时代精驱。


江石溪一生共有7个子女。长子世俊,擅诗词文赋;次子、三子皆因家贫早夭;四女江世英;五子世雄在文革中去世;六子世侯,七子世伯(树峰)。世侯,即江上青(1911~1939),革命烈士。他不仅白话诗、古体诗皆擅,更重要的是以诗为武器,向恶势力进行殊死斗争,抒发顽强战斗的壮志豪情。江树峰(1914~1993),一生创作诗词甚多,诗友称其为“江夫子”。

(江上青)

王景琦(1878~1960),字容庵,号蓉湘,仙女庙人,江都孝廉,光绪二十八年(1902)举人,分发广东知县。辛亥革命后归里,曾为江苏省议长。能诗善咏,为扬州治春后社成员,冶春后社名士,每与诗社之会,出语高人一等,曾与邻里挚友江石溪合著《梦笔生花馆诗集》,《扬州历史人物辞典》等均有其记载。

王景琦工于书法,尤长行楷,楷书工秀,有“字冠八邑”之誉。其字圆润秀丽,散发着清新流丽的书卷气息,令人赏心悦目。晚年书法益遒逸,上门求书者穿破门庭。扬州有不少碑刻文字,出自王氏手笔。扬州名园冶春园圆门上额“冶春”二字,就是王景琦所题;《古大明寺唐鉴真和尚遗址碑记》享有盛名,至今此碑仍静静矗立在大明寺内。

吴南愚(1894~1942),名岳,字南愚,以字行,仙女庙人。父亲仲容是仙女庙著名书法家,叔父亦精汉碑、行楷。吴南愚从小对治印领悟能力特强,《江都县志》这样写他:“幼从家学,稍长,学徒于扬州某银楼,非所愿也。性喜雕刻,每伫立教场刻字铺前观艺人刻印,久而忘返。有钱辄购刀石,暇则磨石提刀,人皆笑其痴……迨后,所治印偶为羞翁所见,以为大家手笔,甚异之。”

弱冠之年,吴南愚来到在北京开设缥湘馆美术社的父亲身边,除了挂单接印,闲来就从父亲学书画及古文。不久,其父去吉林,吴南愚就留在北京自谋生计,为人雕刻印章以补不足,并由此潜心钻研书画篆刻。经过十年埋头精研,勤学苦练,终于学得了一手高超的微雕技艺,其草行楷隶都工健,行款疏密宛如手书,能在不足方寸的牙板上刻《论语》全文,字迹细如毫发,用放大镜窥看,则笔力坚劲、清晰整齐、如数珠玑,一时轰动京城。还能微雕绘画,在微小的牙件上刻成山水人物、楼台亭阁,且形态逼真,意境深远,题词落款,错落有致。其所刻小件如戒指面、表坠,耳坠、牙扇、项链等,得者无不视为珍品。所作《桃源问津图》上镌《桃花源记》以及《红楼十二钗》插屏,匠心独创,蜚声南北。民国十六年(1927)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,他的《红楼十二钗》和《桃花源记》两件微雕作品获奖。

抗日战争爆发后,吴南愚携眷返家乡仙女庙避难。不久,北京、南京之缥湘美术社均遭日军劫掠。仙女庙沦陷时,其住宅又遭洗劫,所藏作品全部散失,毕生心血荡然无存。

许晓轩(1916~1949),学名永安,字小轩,仙女镇人。1931年由于生活所迫,辍学后在仙女庙震泰钱庄学徒,参加陈士德为青年店员和学生组办的外语讲习班,学习英语、世界语和汉语拼音,开阔了视野。

1935年,许晓轩随家迁居无锡,在公益铁厂任会计,不久被委任管理财会主要负责人。1937年“八一三”事变后,发起组织护厂大刀队。又冒着敌机轰炸的危险,将账册资料装进枕套徒步到达常州,几番周折到达汉口,接着又迁往重庆,使工厂迅速恢复生产。1938年初在重庆复兴铁工厂当会计,不久成为青年职业互助会领导。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,担任川东青委创办的《青年生活》月刊编委,并负责发行工作。1939年春担任中共川东特委青委宣传部长,接着调任中共重庆新市区区委委员,。1940年4月,在大溪沟21兵工厂分厂活动时,由于叛徒出卖不幸被捕,被关在白公馆看守所。1941年10月被转押到贵州息烽监狱,曾同谭沈明一起发动难友与监狱主任周养浩作斗争。1946年7月又被押回重庆白公馆看守所。他和谭沈明、韩子栋三人组成中共临时支部,许晓轩任支部书记,多次带领难友们进行越狱斗争。1949年11月27日重庆解放前夕,许晓轩惨遭国民党特务杀害。他和难友们的斗争事迹,是长篇小说《红岩》中许云峰、齐晓轩等人物形象的原型。

许晓轩故居,位于仙女镇解放路一人巷4号。1997年9月,故居修缮完毕正式对外开放。故居是前后三进四厢的民宅,青砖小瓦,古朴庄重。正门上方的匾额“许晓轩故居”由原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题写。故居内陈列了100多幅珍贵照片、10多件烈士遗物以及一组群雕,分为“少年时代”、“参加革命”、“狱中斗争”、“英勇献身”、“光耀千秋”五部分,生动形象地再现了烈士光辉而短暂的一生。。如今是江都城区重要的旅游点,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场所。

至于游历过仙女庙镇的文人墨客等就更多了,比如清代杰出书画家黄慎(1687~1768)。雍正二年(1724年)的一日,他乘船往仙女庙,沿岸芳草萋萋,以紫霞闻名的仙女庙遥遥在望。登岸后看到仙女庙院墙斑驳,已呈颓败样子,不胜感慨,便即兴赋诗一首,云:“郊原草色绿萋萋,桂辑悠悠泛碧溪。遥望紫霞仙女庙,墙花剥落旧时泥。”

说到仙女镇,还不能不说说《水浒传》,因为这部古典名著发端于仙女镇。

元朝元贞二年(1296),施耐庵出生在苏州阊门施家巷的一位船工家里。原名施彦端。11岁那年偶然为人写了一篇祭文,得到苏州府首屈一指的季秀才的称赞,遂收他进府学攻读。延祐元年(1314)考中秀才,泰定元年(1324)中举人。至顺二年(1331)春天,施彦端雇了一条小船,从苏州沿运河北上赴京赶考,行至扬州东乡,突遭狂风暴雨,只好停泊在运河东岸的蔡家洼,这里就是今天的仙女镇一带。

那时蔡家洼一带只有20多户渔民与佃农,他们社会地位低下,深受蒙古贵族和色目人的欺压蹂躏,生活极其艰难。施彦端借住的蔡妈妈家有三个儿子,都有一身好武艺,水性又极好,靠打渔为生。常言道,一娘生九子,九子各不同。虽然同喝一条河水长大,三兄弟性格却有很大不同。老大个性成稳,老二爱财,老三却很顽皮淘气,他们爱结交天下行侠仗义之人。当时社会压迫深重,饥民起义此起彼伏,他们都参加了张士诚领导的农民起义,他们后来都成为《水浒传》中阮氏三兄弟的原型了。

施彦端在蔡家洼住了半个月,沿途所见所闻,都是贪官污吏横行,百姓挣扎在水深火热之中。于是他决定把现实生活和历史陈迹汇集起来写一本书。当他绕道水泊梁山游览后,就更加坚定了写书的决心。他虽然当年秋闱中进士,后受任浙江钱塘县尹,终因不能为民办事,更不堪忍受权贵欺凌,在任一年后便辞官还乡教书、行医和写作。

施彦端从至顺四年(1333)开始著书,并更名耐庵,此后历经颠沛流离,贫病交困,直到70岁时才写完《水浒传》全书,又修改三遍后定稿。此书虽未能出版,但其手抄本广泛流传于社会和宫廷,施因此获罪坐牢,幸遇刘伯温解救。明洪武三年(1370),施耐庵在淮安辞世。数年后,学生罗贯中再根据手抄本编纂,仍未能出版。又过了150年,直到明嘉靖年间,罗贯中的后人得到时任提学副使宗臣的帮助,《水浒传》才由坊间刻印出版,得以流传于世。

据在江都区党史办任职多年的赵才基先生介绍,早在1999年金秋十月,江都一位资深学者曾经去大丰考察,在那里见到江苏省考古学会、中国水浒学会会员张袁祥先生。提到江都,张袁祥十分高兴,称“江都是施耐庵当年写《水浒传》的发祥地。”他所指的就是这段故事。

 “仙女应无恙,当看世界殊”。经过三次区划调整,仙女镇现为苏中地区第一大镇,辖区面积141.58平方公里,总人口24.5万人,辖31个行政村、29个社区、2个场园,先后成为江苏省文明镇、全国千强镇、扬州10强镇。

江苏省宣传部原副部长、诗人陈超曾作《水仙子(双调)•喜赋仙女镇》的词:“韶华霜染老神仙,竟日流连仙女间,亭亭玉立醉珊珊,俯首赞新颜,情熠熠更漾千般,谁笑水晶寒?江都花月圆,为她喜赋艳阳天。”国务院发展中心原总干事,经济学家马洪曾赋诗赞颂:“举世闻名仙女庙,南水北调大运河。物华天宝商品富,人杰地灵英才多。”(全文完)


【声明】

本文旨在供读者知晓家乡历史,激发热爱家乡、建设家乡之情。我的工作只是整合汇总,整合自杜明甫、赵才基、余华锋、周正亮、丁瑞成、徐道隆、朱华锦、史志行、姜志明、柏涛等先生的作品,另有部分文字无法追溯作者,于此向有关作者及网站表示真诚的谢意!如果侵犯您的版权,请及时与我联系,我会及时审核处理。更多仙女镇及家乡史料,大家亦可百度。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